短成交 | 樓價走勢 | 樓雖回暖但樓價依然未見回升 | 誤買炒貨險撻訂
香港樓市樓價稍見回暖,但跟以往相比樓價仍然處於較低水平,即使是大型藍籌屋苑,也不時聽到蝕讓「賤賣」盤的成交,更遑論位置偏遠的「大西北」樓盤。最近我們接觸到一個個案,一對母女心儀屯門區一個小型屋苑單位,成交價310萬元,原定承造九成按揭,不過兩母女一心想著「執平貨」,單位卻被銀行查到去年11月曾以240萬元成交,樓價短短三個月升了70萬元,反倒被銀行當成了「炒貨」單位,差點因為「炒貨」按揭申請不受理而要放棄成交,「撻訂」損手離場。
短成交 | 查冊發現近期成交頻密且成交價相差大 | 銀行懷疑炒貨拒絕按揭申請
今次個案中的一對母女分別月入15,000元,眼見心儀單位入場門檻較低,310萬元做九成按只需31萬元首期便可做業主,30年供款期的月供也不過13,000元,遂決定出手入市。可惜一月份她們到各大銀行「叩門」申請按揭,銀行查冊時卻發現單位三個月前才剛剛以240萬元成交,價格遠低於今次成交價,懷疑單位屬於「炒貨」。
短成交 | 成交價爆升三成疑似炒貨 | 低價賣出原因是急著移民
現時樓價還未平穩,好端端一個屯門區單位突然價格暴升近三成,銀行對其估值有懷疑(例如親友之間藉買賣炒高價錢),自不會冒險批出大額貸款,故當時事主二人合共向三間銀行提出申請,旋即被其中兩間銀行懷疑「炒貨」而請吃閉門羹,只剩一間未「落閘」,要求她們向原業主查詢三個月前能夠低價接貨的原因。
短成交 | 短時間内首期激增至94萬 | 一度打算含淚「撻訂」
經了解,原來原業主能以240萬元的「激筍價」成交,乃因為再上一手業主急著移民而大幅劈價。但銀行知悉後可能還有點半信半疑,只願以上一個成交價(240萬元)為基礎提供九成按揭,言則購買單位所需的首期霎時由原本預計的31萬元激增至94萬元,母女二人本身收入水平不高,積蓄又有限,一度打算含淚「撻訂」,當自己買到「炒貨」倒楣罷就。
短成交 | 經本司轉介至中小型銀行 | 最終成功批出九成按揭成功置業
幸而在跟前述銀行斡旋之際,女兒向我們的同事求助。我們了解她們的情況後,認為可以將申請目標由大型銀行轉向中小型銀行,我們協助她們前後再向另外三間銀行提出申請。到了成交前夕,我們收到兩間中型銀行通知,可以用310萬元的估價承造九成按揭,然後我們再代辦了高成數按揭所需的按揭保險事宜,終於兩母女的「置業夢」未碎,可以鬆一口氣。從今次個案可見,一個單位短時間內價值飆升,容易引起銀行懷疑單位涉及「炒貨」或「摸貨」等操作,如有需要,準買家可以向按揭顧問尋求協助,了解心儀單位的轉手紀錄,以免後續的按揭申請遇上阻滯。